“现在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了。”7月19日,在忻城县古蓬镇上浪村,已经摘掉“穷帽子”的蓝小美拿出账本,乐呵呵地向记者算起账来:仅3月到6月,家里卖桑叶赚了9000多元,帮合作社采桑叶赚了3000元。
蓝小美平时忙着养牛打工,闲时就采摘桑叶蓬房、到村里合作社的桑园采桑叶赚钱补贴家用。荷包“鼓”起来,让她感觉现在的生活像是吃了“蜜”一样。
和蓝小美一样高兴的,还有在上浪村北涞屯养了20年蚕的石志军。今年,他已经从上浪村标准化桑蚕培育示范点买了10批“蚕宝宝”,当前,仅养蚕一项就收入了1.8万元。
“今年,镇里大力推广四龄蚕,并加大了补贴力度,每一张蚕种不仅比以往便宜了150元左右,而且养殖周期也缩短了6天,大大降低了风险和成本。”石志军高兴地说。
深处大石山区的古蓬镇,地少人多,种桑养蚕一直是当地的主要产业之一。但过去群众科学化养蚕水平不高,不仅蚕茧产量得不到保障,质量也是参差不齐,甚至有些因为管理不到位,最后弄得个“血本无归”。为了让群众多赚钱,少“受伤”,近年来,该镇以上浪村标准化桑蚕培育示范点为载体,通过和高校院所在蚕种培育、技术推广上加强合作,形成了一套科学化标准化养蚕模式,让桑蚕产业在当地焕发了新活力。
在古蓬镇上浪村标准化桑蚕培育示范点,广西汇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黄喜苗告诉记者,公司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帮助下,整合各方力量在2019年开始打造这个示范点。目前,该示范点已达年育四龄蚕5000多张的生产能力,可覆盖桑园面积1000亩以上。今年开始推广的四龄蚕因为品质好,抗风险能力高,深受群众欢迎。仅上半年,示范点共育四龄蚕近3000张蓬房,每个标准张四龄蚕平均可增收30斤蚕茧,共计增收9万斤。
由于实行了科学化标准化养蚕模式,不仅实现了增产,也使蚕茧的品质得到大幅提升,加上市场回暖,今年的蚕茧销售价格由之前每斤11元涨到了最高的27元,让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。
上浪村村委副主任黄克敏向记者算了一笔“经济账”:一张四龄蚕能比一张三龄蚕多产出30斤的蚕茧,仅算增加的产量就能给群众多带来800多元收入,今年上半年增产带来的产值就达225万元,户均养蚕收入达4500元亚盈体育。
“现在找我预定四龄蚕的电话是一个接一个。”黄克敏说,如今大家种桑养蚕的积极性空前高涨。与此同时,村里成立了合作社与公司开展合作,也掘到了“第一桶金”,村集体得到了公司10万元的分红。
“我们正向上级申报,计划将这笔钱用于板内屯的村道修复和硬化,这样不仅有利于二期新蚕房的运行,也能进一步改善村里基础设施,方便群众出行。”黄克敏说,当前村里和广西汇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更加密切,随着古蓬板内基地的建成投产,养殖五龄蚕的前景将更加广阔,这不仅能增加村集体收入,同时提供的就业岗位也会越来越多,群众不仅可以自己养蚕,还可以为公司工作赚取工资。
“当前,镇里正利用各种有利政策,大力发展产业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,在民富村强产业兴的道路展现新作为。”古蓬镇党委书记韦周生说,当前,古蓬镇正大力推行“党组织(引领)+龙头企业(带动)+农户、贫困户(受益)+保险公司(收入保证)”的养蚕模式,以提高桑蚕产业效益为重点,提高蚕农增收为中心,积极引导蚕农发展桑蚕产业,通过科技赋能桑蚕产业焕发新活力。下一步,将继续整合资源,以古蓬镇上浪村标准化桑蚕培育示范点为载体,以及即将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忻城县桑蚕产业脱贫第一期项目(古蓬板内养殖基地)提升优质蚕种培育产量,全力满足供应古蓬、北更、遂意3个乡镇蚕农养殖需求。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
返回